西周后期,礼仪崩溃,乐章混乱,各诸侯国之间争斗不休,周王室自然也未能幸免。众所周知,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脍炙人口,但周幽王究竟是如何走向死亡的呢?而后续的周朝又面临怎样的命运?
周幽王的正妻是申后,她为他生下一个儿子,名叫姬宜臼,本被立为太子。然而,随着褒姒的入宫,周幽王爱上了这位美人,并为她生下了姬伯服,结果周幽王果断地废除了原太子,改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新的太子。申后的父亲申侯得知这一消息后,怒不可遏,立即联合蛮族进攻都城,最终将周幽王和姬伯服杀死。在那严格的封建制度之下,各诸侯应该对天子俯首称臣,然而申侯竟然公然杀掉天子,这样的反叛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西周走向覆灭,王室无力再为其辩护,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便应运而生。
展开剩余70%随着天子与太子的双双陨落,周朝急需一个合法的继承人。作为姬宜臼的外公,申侯自然会推举姬宜臼继承王位,新的东周因此而成立,姬宜臼被称为平王。尽管情感上支持姬宜臼,但外公杀死了他的父亲,这样的伦理困境让其他人对其统治心存疑虑,因而支持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,称其为周携王。王室因此分裂为两大势力,双方的争斗持续了整整21年。经过这漫长的争斗,周携王去世,过了一年周平王也辞世。
周平王的儿子姬狐在未能继位之前因悲伤过度身亡,最后王位由他的孙子姬林继承,成为了周桓王。周桓王非常宠爱自己的幼子,欲将其立为王,然而王室传统一向是长子继位优于幼子。周桓王去世后,他的长子与幼子之间立即爆发激烈争斗,最终长子获胜,被称为周庄王。
周庄王在经历过兄弟相争的惨痛一幕后自应吸取教训,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。然而,他与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小儿子表现出极大的宠爱,并暗自觉得应该让幼子继位。好在周庄王去世后,两个兄弟没有再度刀剑相向,但矛盾依旧潜在。在周釐王去世后,幼小的周惠王继位,面临的小孩子的周惠王,周庄王的小儿子姬颓终于按耐不住,开始了叔侄间的争斗。周惠王在寻求其他国家支援后,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叔叔,尽管为此付出了一些土地的代价。
既然祖父与父亲都倾心于小儿子,那么周惠王自然也不愿意这一传统在自己手中断裂,于是他也非常喜爱自己的小儿子。此时,一位重要人物出现来阻止周惠王的这个危险想法,他就是齐桓公。周惠王对此颇为不满,认为齐桓公作为臣子未能清楚自己的身份,言行越界,于是他考虑通过其他国家攻打齐国,然而,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可不是轻易能打倒的,最终这一计划不了了之。
三年后,周惠王去世,周襄王继位。由于齐桓公在周惠王时期对他的帮助,周襄王对齐桓公极为依赖,但自齐桓公去世后,他失去了最得力的后盾,随之而来的便是周惠王的小儿子,周襄王的弟弟姬带发动叛乱。然而结果是,幼子并未能打过长子。
这连续八代的统治更替,叔侄相争,兄弟相残,纵观其间何其相似,令人唏嘘不已!
发布于:天津市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