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质检大神魂归大胤,九品小官身陷囹圄
消毒水的气味还萦绕在鼻尖,李怀林却感觉胸腔被一股沉闷的力道狠狠撞击。他猛地睁开眼,入目却不是熟悉的实验室白墙,而是斑驳脱落的青色木纹车顶——那是用桐油反复涂刷过的老榆木,纹理间还嵌着几星暗红漆点,显然是历经多年修补。
"咳……咳咳……"喉咙里像是堵了团浸了铁锈的棉花,他挣扎着想坐起来,却发现浑身酸软无力。记忆的最后一幕,是他正拿着电子显微镜观察一批毒奶粉样本,为了捕捉一个关键的蛋白质结晶结构,他俯身贴近目镜,不料右手肘撞翻了身后的电源插排……那台德国进口的蔡司电镜,价值七位数的精密仪器,此刻该躺在实验室的焦黑残骸里吧。
"御史大人,您可算醒了!"车外响起一个尖细的声音,带着明显的如释重负。车门被"吱呀"一声推开,一张蜡黄消瘦的脸探了进来,颧骨高耸如刀削,眼窝深陷得能藏下两枚铜钱,头上戴着顶半旧的青色小帽,帽檐磨得发亮——那是用杭绸做的,边角却打着细密的补丁,正是古装剧里常见的仆役打扮,却比影视里多了几分真实的褴褛。
展开剩余68%"御史?大人?"李怀林脑子一团浆糊,这都什么跟什么?他不是国家质检总局最年轻的首席检测师吗?年薪七位数,标配独立实验室,实验服永远熨得笔挺,怎么一觉醒来就成了"御史大人"?
他挣扎着坐起身,低头看向自己——身上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圆领袍,领口处的盘扣掉了一颗,用粗麻线随意系着,料子粗糙得像砂纸磨皮肤。伸手摸了摸,头上竟戴着一顶制式小帽,帽后还拖着一根……油亮的辫子?那发丝间夹杂的头屑,在昏暗光线下清晰可见。
"大人,您都昏睡三天了,可把小的吓坏了!"仆役模样的人赶紧递过一个水囊,皮革表面烫着简陋的云纹,"咱们再有半日就能到扬州了,贡品监察司的差事,可不能耽误了。"
扬州?贡品监察司?
李怀林脑中轰然一响,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——
这里是大胤王朝,景和二十年。原主也叫李怀林,是寒窗苦读十年才考上进士的寒门子弟,因在都察院任职时弹劾户部侍郎贪墨,被对方反咬一口,贬为九品监察御史,发往扬州贡品监察司,负责六省贡品的初检工作。原主本就心高气傲,遭此贬谪郁郁寡欢,加上路途颠簸,竟一病不起,这才让来自现代的李怀林占了这具身体。
"贡品初检……"李怀林喃喃自语,原主的记忆里,这差事就是个摆设,地方官员送来的贡品早已打通关节,初检不过是盖章放行的过场,稍有不慎还会得罪地方势力。那些盖了印的丝绸贡品,实则用明矾水增重;所谓的贡品茶叶,掺着去年的陈茶梗——这些在现代质检标准里属于严重不合格的产品,在这儿却能畅通无阻。
"大人,您脸色还是不好,"仆役忧心忡忡,"要不咱再歇会儿?反正那贡品监察司……唉,也不是什么要紧地方。"他说话时,眼角不自觉地瞟向车厢角落那个半旧的行囊,里面除了两身换洗衣物,只有一本磨破了封皮的《大明律》。
李怀林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他李怀林在现代能从一个普通检测员做到首席,靠的就是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和严谨细致的专业能力。不就是个古代的"质检员"吗?他还真没怕过!
"没事,"李怀林推开他的手,指尖触到对方袖口补丁下皲裂的皮肤,"继续赶路吧。"他的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,却刻意压低了语调,模仿着记忆中原主读书人的沉稳。
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一切,更需要时间思考,如何在这陌生的大胤王朝,用自己那双能看穿0.1微米瑕疵的眼睛,活下去。车窗外的官道坑洼不平,骡车颠簸得如同筛糠,李怀林却从行囊里摸出原主随身携带的一枚铜质证章,那上面刻着"监察御史"四字,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——这将是他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份"工作证",也是他赖以生存的唯一依仗。
他下意识地用指尖摩挲着证章上的刻痕,目光投向远方。作为现代质检专家,他习惯了在精密仪器下洞察万物本质;而现在,他要在这个没有电镜、没有光谱仪的古代,用最原始的工具,撕开贡品造假的黑幕。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逐渐清晰:既然无法带回现代技术,那就用古人能理解的方式,复现显微之术——或许,这破败的贡品监察司,正是他破局的起点。
发布于:河南省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